数理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蚌埠专科学校数学系、物理系,办学积淀深厚。学院在承担全校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材料物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均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新增“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为校硕士点培育学科;2021年“数学”被立项为校级高峰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2人、讲师28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2人(其中在读博士16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8项。

学院建有普通物理实验中心、光电信息工程实验中心、数学实验室,实验用房面积3800平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近1900万元。其中光电信息工程实验中心为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支持建设的实验中心,下设激光原理、光电子器件制备、光电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等17个实验分室;普通物理实验中心为校级重点实验室,下设力、热、电磁、光学、近代物理、PASCO和戈德堡创新实训室等16个实验分室。

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教科研团队建设,获批校级科研团队3个,即光电信息检测与分析技术科研团队、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科研团队、硅基光电功能材料科研团队;3个校级科研平台,即蚌埠学院光电成像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蚌埠学院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实验室、蚌埠学院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社科项目3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4项,校级科研项目40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69余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国家专利57项。

近年来,学院拥有省新专业建设与改造专业1个,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学院教师先后主持省级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项目29项,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示范教研室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7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教辅13部。

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皖北地区建有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了基础理论阶段、上机实践阶段、企业项目实战、职业素养和职场外语训练等五大模块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3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近142项,发表论文18篇。